一、材料与铸造:奠定精度基础
1. 材料选择
- 优先选用高强度、低应力的铸铁,其碳、硅含量需稳定,硫、磷含量需严格控制。
2. 铸造工艺核心控制
- 熔炼时确保铁水纯净,避 免气孔、夹渣——可通过加入稀土元素优化石墨形态,提升材质均匀性。
- 铸造后须进行时效处理,彻 底释放内应力,这是避免后续变形的关键。
二、加工阶段:保 证精度与表面质量
1. 加工顺序与参数
- 遵循“粗精分开”原则:先粗加工去除大部分余量,再经二次时效,精加工——避免一次性加工导致应力集中变形。
- 精加工采用磨削或刮研,保 证平面度。
2. 装夹与操作规范
- 装夹时用等高垫铁支撑,夹持力均匀;加工中及时清理铁屑,防止划伤表面。
三、检测与防护:确保质量
1. 全流程检测
- 铸造后:用超声波探伤检查内部缺陷;加工中:用水平仪、平尺实时检测平面度,避免累计误差。
- 成品前:在恒温环境下检测,排除温度对精度的影响。
2. 成品防护
- 表面涂防锈油,避免锈蚀;存放时水平放置,底部用垫木找平,防止受压变形;运输时固定牢固,避免磕碰。
总之,检验平台的生产核心是“控制应力、保 证精度、杜绝缺陷”,每个环节都需以“测量基准”的高 标准严格规范,才能满足其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要求。